這個道理,自己曾經反覆想過。但今天觸景生情,竟一時給忽略了。
建虜,都是建虜害的。
楊大滿咬緊了牙,恨不得現在就去殺建虜,&nbp;&nbp;恨不得東江鎮現在就大反攻,把建虜滅了,把自己的親人,以及所有建虜統治的遼人解放出來。
「要是明年還能豐收,估計也能讓個人家養豬了。」戰友們的話題還沒離開大肥豬,實在是缺的時間太長了。
是的,再來一次豐收,養豬是沒有問題的。參加過軍屯秋收的楊大滿,對此有著準確的判斷。
自己已經有了十畝地,就是留給親人的,讓他們吃飽穿暖,跟自己一樣。儘管,這只是希望,但卻是支撐楊大滿的動力。
楊大滿翻身坐起,插話道:「其實,養豬用不了多少糧食,餵豬草,就是養的時間要長一些。」
「光餵豬草不行吧?」有人疑惑地說道:「總得加點剩飯剩飯的。」
「要是有十畝地,三口之家的話,總會余出些餵豬的糧食。」楊大滿說道:「就說土豆吧,煮熟了餵豬就很好。」
「有二十畝地的話,就要養頭牛,三口之家才能耕種。」
戰友們談論得熱烈起來,已經不限於大肥豬,&nbp;&nbp;還有那壯碩的耕牛。
百分之九十的戰士都是出身農家,田地就是他們的追求,&nbp;&nbp;就是家人能吃上飯的依靠。
收復金州,已經讓大多數人的夢想成真。但這只是開始,只是溫飽。十畝算什麼,要二十畝,五十畝,上百畝,越多越好。
有希望,才有動力;沒有了奔頭兒,就躺倒聽天由命。
金州的光復,以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,給了東江鎮軍民實現希望的機會,也給了他們更大的動力。
對於軍人來說,南關防線是他們必須要守住的。因為,這不僅僅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和戰功,還有他們要全力守護的親人、朋友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
大連。
雪下得不如南關大,只是紛紛揚揚地落了薄薄一層。
阿秀坐在炕邊,縫製著襪子,給自己男人準備的,&nbp;&nbp;已經做好了十幾雙,&nbp;&nbp;可她還嫌不夠。
藤野英在小炕桌旁給蓉兒講著書,教她在識更多的字。
蓉兒卻有些心不在焉,&nbp;&nbp;不時瞟向縮在炕頭的兩隻小貓咪。那是她偷偷地向藤野英請求,從山東給弄回來的。
兩隻小貓才幾個月大,毛茸茸的、萌萌的,特別可愛。不光是蓉兒愛不釋手地使勁擼,阿秀和藤野英也喜歡得不行。
終於講完了,蓉兒如蒙大赦,馬上就爬到炕頭抱起貓,稀罕個沒完。
藤野英搖了搖頭,覺察出蓉兒的學習不專心,但也沒多說什麼,只是笑著提醒道:「別光顧著玩兒,把功課落下了。」
蓉兒痛快地答應著,誰知道她聽沒聽進去。
「還有啊——」藤野英有些無奈,說道:「別老帶著貓在外面,毛夫人看好了,我只能得讓人從山東給弄來。別人要是也想要,你說多麻煩。」
這裡是軍官的聚居區,且都職銜不低。不是每個軍官的夫人都象阿秀這般,不勞作的有很多,也有閒時間擺弄貓狗。
「我知道了,不帶它們出去。」蓉兒這回可是真聽進去了,當時毛沈氏透露出想要一隻的意思,可把她嚇壞了。
藤野英收拾書本,看了一眼阿秀,關切地說道:「秀姐,您歇會兒吧!給夫君的襪子,不是前些日子托人送去了嗎?」
阿秀笑了笑,說道:「閒著也是閒著,我不累的。」
停頓了一下,她輕輕嘆了口氣,說道:「這又要打仗了,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呢?興許過年也在外面。」
過年對於孩子們來說,能吃上好東西,是他們盼過年的最簡單的想法。但對於有家的人,最有意義的卻是團聚。
藤野英也想郭大靖,可在這種時候,身為南關防線的主將,不可能擅離職守。
「要打就快點,建虜真是令人討厭。」蓉兒在旁隨口插了一句,對靖哥哥過年不能回來一起吃餃子,頗為耿耿於懷。
藤野英呵呵笑著,這孩子氣的話,雖然真實,卻誰也左右不了。
但令人欣慰的是,不管是阿秀,還是蓉兒,抑或是周圍的人們,都沒有對戰事顯現出恐慌。
一車車的武器彈藥不斷運往南關,沿途村鎮的民兵也進行了動員,加入到運輸隊伍中。
大戰將至的消息並沒有保密,但老百姓的情緒卻還算穩定,生產生活沒有被打亂的跡象。
信心源於南關防線的數萬軍隊,源於軍屬之家的穩定,源於軍官眷屬的正常生活………
緊張是在所難免的,但沒有恐慌,就是最大的改變,也是令人振奮的進步。
官府的行動,也給老百姓吃了定心丸。過年的優撫政策已經頒布,每家都能分到幾斤面、幾斤肉。
不管是豬肉,還是羊肉,或者是鯨魚肉,能讓老百姓過年吃上餃子,就是老百姓最高興的事情。
「要是過年的時候,夫君忙得回不來,咱們去南關陪他呀?」藤野英湊近了阿秀,眨著大眼睛徵詢著意見。
阿秀的眼睛一亮,但很快又黯淡下去,說道:「別的軍官和士兵都沒接家眷,夫君定然是不會同意的。」
藤野英也明白這個道理,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。
「咱們提前包餃子,凍好後托人給夫君送去。」阿秀想到了好辦法,說道:「外面的餃子,不合他的口味。」
藤野英連連點頭,說道:「多包幾種餡的,羊肉、豬肉、魚肉,咱都包上。」
阿秀笑著滿口答應,和藤野英商量著明天就準備食材,開始包餃子。
………………
毛文龍是頂著風雪回到自家宅院的,吃過熱飯,舒愜地倚在椅中,享受著難得的安適。
在家裡的感覺就是不一樣,讓人的心境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。
谷誨
鼻中是淡淡的香味,毛沈氏坐在一旁,抱著貓咪,娓娓又有些絮叨地說著這段時日的生活瑣事。
戰爭還將持續很長時間,可這閒適的生活氛圍,卻已經來到了?
看著屋內多出的家俱和擺設,在這溫馨松松的氛圍中,毛文龍有些不太真實的感覺。
「家父回來過一次,把採購的商貨運入倉庫,留下些銀子,就又著急忙慌地走了。」毛沈氏摸著小貓的頭,微笑著說道:「給倭人的生絲,還差了一船。」
毛文龍微微頜首,說道:「告訴沈太爺,錢財乃身外之物,莫要因此而老在海上顛簸受罪。海上航行,風險也是不小的。」
毛沈氏說道:「家父說了,只是開始要忙要累。等到路子打通,就不用他再親自奔波了。」
毛文龍沉吟了一下,伸手指了一圈,說道:「不要再添置東西啦,都是別人送的吧?這人情,本帥是要還的。」
毛沈氏趕忙說道:「妾身是給了錢的,不是白要。有些家俱,是木工作坊給軍官家裡打造的,每家都有。」
毛文龍自然知道給錢也就是個意思,本來值十兩,人家就要一文,圖的就是讓你心安。
不再糾結此事,毛文龍緩緩說道:「在這裡可住得慣?本帥打算把本部遷至金州。」
「習慣,習慣的。」毛沈氏臉現喜色,連聲說道:「藤野英、林婉兒,都是妾身的好朋友,比在皮島要快活多了。」
毛文龍也就隨口一問,答案從毛沈氏的精神狀態上,早就已經得到了。
「夫君此時回家,想必是不用打仗了?」毛沈氏有些如釋重負的感覺,可她的猜測卻是錯的。
毛文龍搖了搖頭,說道:「仗是一定要打的,也就在過年前後。只是監軍太監要來南關,某不想見他。」
毛沈氏趕忙問道:「那夫君還要去南關坐鎮指揮嗎?」
毛文龍捋著鬍鬚頜首,說道:「戰事一開,我這個主帥,沒有坐在家裡的道理。雖然,對南關防線的主將,我很放心。」
毛沈氏有些無奈,開口說道:「那這些日子就好好在家歇歇,妾身讓廚子換著花樣兒給您做好吃的。」
毛文龍笑了,說道:「換什麼花樣兒?家常便飯就好,某在家就是躲個清靜。」
「換花樣兒也不是七個盤子八個碗的,和家常便飯是一樣的。」毛沈氏笑著解釋了一句,說道:「正好戲班子也組好了,妾身陪夫君去聽個新鮮。」
戲班子?!
毛文龍有些詫異,問道:「從哪裡請來的戲班子,誰花的錢?林家,還是郭家?」
「不是從外面請來的,是從金州百姓中招到的。」毛沈氏笑著說道:「是官府組織的,出錢讓他們在金州各村鎮巡迴演出。」
毛文龍眨巴下眼睛,立刻明白了。
這應該是一種宣傳鼓舞的手段,演出的戲目肯定對鼓舞民心士氣很有幫助。這鬼主意,估計是郭大靖想出的。
嗯,讓老百姓聽戲受教育,肯定比乾巴巴的說教要強多了。
多少年了,聽戲似乎已經快被自己忘了,還有其它的娛樂,都在記憶中淡薄了。
以前的殫精竭慮,與朝廷的上奏辯解也少了很多,自己愁悶、憤怒的時候也少了許多。
嗯,有人替自己分擔了這些,默默地背負起維持東江鎮的重擔。
開始還不是很明顯,直到朝廷兩次斷絕糧餉,大家才終於發現,是郭大靖的百般籌措、無私付出,使得東江鎮不僅得以維持,還不斷地發展壯大。
毛文龍微笑起來,那種後繼有人,肩上重負被挑起的輕鬆,還有感激。
「可知道演的是什麼戲?」毛文龍也有了幾分興致,笑著問道:「應該是陳副帥選的,精忠報國之類的吧?」
毛沈氏搖頭道:「這個,妾身不知道。」
正說著,丫環進屋稟報,洗澡水備好了。
毛沈氏把貓交給丫環,笑著說道:「夫君,妾身服侍你沐浴。熱水澡一泡,再睡個好覺,全身的疲乏都沒了。」
毛文龍起身活動了下胳膊腿兒,自失地一笑,說道:「老了,這身子骨確實不如從前了。」
「夫君年富力強,怎地說自己老了。」毛沈氏挽起毛文龍的胳膊,笑著領他前往後室。
老了是肯定的,但毛文龍知道,一下子放鬆下來,就會感到疲乏。而在這大戰將臨之際,他能享受到如此舒愜,全是郭大靖的功勞。
就連大戰爆發,他這個主帥其實也不用親臨前線。
大半年的布置準備,對於勝利,上上下下都有著信心。他親自坐鎮,並不會去指揮,只管打起帥旗,鼓舞士氣。
………………
大雪過後,南關防線和卑沙山城的守軍又忙碌起來。
天寒地凍有天寒地凍的打法,這在援朝作戰,以及年初的旅順保衛戰中,已經形成了模式。
河流封凍,固然有利於建虜騎兵的行進,可天寒地凍,也有利於工事的加固,以及快速構築。
積雪被清理,堆積的雪包內埋設著碎石,待敵將至時,還將布設地雷;卑沙山城的城牆外,更多的尖利木樁排布,凍結於地面,形成難以逾越的障礙。
作戰計劃制定得周密細緻,更有數套備用方案,以應對建虜的戰術變化。數萬守軍為此,進行了長時間的演練,以做到完全掌握,運用自如。
不光是南關防線,整個金州也行動起來。大路的沿途村鎮,雪剛停,百姓們便被動員,清除道路上的積雪,保障車輛運輸的順暢。
積雪被運到大路兩旁,如同壘砌起來的牆壁,一直延伸向遠方。勞動的百姓中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都在為戰爭的勝利,盡著自己的一分力量。
方正化騎在馬上,看著這一切,臉上現出感慨,又不由得苦笑了起來。
東江鎮的大動員,軍民的齊心協力,在方正化看來,是難能可貴的亮點,也是獲取勝利的基礎。
在旅順,在金州,軍官的眷屬,普通的百姓,都沒有太大的恐慌,更沒有什麼乘船去海島躲避的。
聽說毛文龍的家眷也搬到了大連,這一切都說明,東江鎮對於此次大戰有著很強的自信。
正因為上到大帥,下到官兵的以身作則,以及官府安撫到位,才不會出現兵荒馬亂、紛紛逃避的那種現象。
7017k